15882145453

哀伤辅导如何做

浏览量:8   发布时间:2024-03-19 09:36:22

一、哀伤的概述




01
疾病进程的照护与哀伤



图片



哀伤,它其实是伴随着疾病,衰老,还有死亡进程开始的。那么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疾病的进程,首先是确诊,然后是疾病的进展,然后到末期,然后再到死亡,然后还有一个哀伤期这几个部分。在这个图里面,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就是安宁疗护就是通过多维度的评估与干预措施为临终者及其家人提供专业帮助,其目的在于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延长其生存时间。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哀伤辅导是在安宁疗护,也就是临终关怀阶段结束后所提供的一个专业服务,是安宁疗护的一个延续的阶段,也必定会受到安宁疗护阶段里面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安宁疗护,也会把哀伤辅导纳入进来。从这张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哀伤辅导他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跟整个的疾病临终死亡等这些议题是非常密切相关的,而且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哀伤辅导如何做(图2)


02
哀伤的基本概念与元素




我们还是再回到哀伤的议题中来,什么是哀伤?因为之前也有课在涉及到这些定义,所以我就不再展开讲。在英文里面其实有4个比较关键的词,如果你有兴趣做哀伤辅导领域的相关工作,那么这4个关键词要特别重视起来,一个是loss,也就是丧失,事件发生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哀伤bereavement,英文如果翻译过来的话,应该是丧亲。整个哀伤这个词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悲伤,叫grief,另外的一个部分是哀伤,mourning。这两个部分其实有交叉,但是也处理着不同的任务,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表达,而哀悼是表现在一些行为上,但是这两个部分不是绝对的,不是完全分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哀伤作为丧亲发生以后,丧亲者在多个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整体的状况来看,当然哀伤它会有一定时间上的持续和强度上的不同。有一些学者的研究显示,大约有40%的哀伤者、丧亲者在丧亲后一个月内符合重症抑郁的标准,大约有15%的人在丧亲一年后还符合重症抑郁的标准。由此可见,对于哀伤的处理干预得越早越好。

03
丧亲反应的轨迹


图片



通过哀伤反应的轨迹这张图,它可以传递给我们助人者很多的信息,助人者进行哀伤辅导的时候,需要对丧亲者做整体性的动态的评估,整体性强调的是系统的评估,动态强调的是哀伤反应在不同的时间轴上的评估,这为我们开展进一步的哀伤辅导提供有效的参考。上图带传达的更多信息是:
1、哀伤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哀伤的过程。
2、哀伤的平复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不可是一步到位,在不同时间轴上有不同的表现。
3、部分哀伤可通过自我疗愈完成适应过程,部分哀伤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或药物的干预;

04
哀伤经历的过程

哀伤经历的过程:
阶段一,震惊与麻木震惊的目瞪口呆,感觉遭到了重击,以至于短时间内不能感知其他事情。丧亲者会觉得丧失是不真实的且无法接受,也会产生生理上症状,如不能正常饮食,头脑不清。
阶段二,思念与寻找。丧亲者试图将逝去的人还原回来。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生命中由于丧亲者给他们留下的“空隙”,也失去了包括丧亲者自己在内的想象中的未来。此时,丧亲者试图填补这个“空隙”,权力寻找逝者的一切。他们会苦苦思念,渴望逝者回到身边,依旧按照原来的生活来过,这种感觉“像针扎一样”。
阶段三,绝望与混乱。当丧亲者觉得无法让时光倒流,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面对丧亲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和困难,丧亲者根本无法集中精力考虑,显得无所适从,他们在痛苦的挣扎中前行,伴随着无助、绝望、愤怒和质疑。
阶段四,重组与平复。将生活的一个个细节拾起,重新组织起来。生活与以前再也不一样了。丧亲者不得不开始没有对方的新的生活。
了解哀伤的历程,助人者就可根据各阶段对应的内容去做辅导的方案。

二、哀伤辅导的原则





01
哀伤辅导的一般原则



帮助丧亲者体认失落

1.帮助丧亲者界定与表达感情

2.让丧亲者无拘无束的哭泣: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

3.加强丧亲者独立生活的能力:原来是两个人或者更多人一起生活,现在可能是一个人去适应新生活,就要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4.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哀伤行为正常化;

5.经济上支持:持续的经济上的补助和支持也很重要

6.允许丧亲者在哀伤中有个别的差异: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允许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情况;

7.评估转介的需求:如果有想转介到不同地方,可能就要去进行评估


02
开展哀伤辅导的相关要素




开始时间:急性或创伤性哀伤期
地点:在线(网络或电话)更为合适
谁需要接受哀伤辅导:主动求助的丧亲者、潜在的需求者




03作为一线助人者可以做的(简要流程)




第一是综合性评估(看丧亲者处在怎样的应急水平上)首先进行哀伤的风险性评估(危机与自杀、抑郁、焦虑)——对于自杀评估,针对目前简单常用的方式是问对方两周之内有没有自杀的想法,企图和行为。第二是哀伤辅导的需求评估,案主是不是自己要求助的,他在哪些地方需要哀伤辅导,另外我们需要去评估哪些是潜在的、高风险因素,接下来怎么样去链接资源,可以在后续有跟进的提供服务。
第二步是评估自己协助处理哀伤的能力,首先是自己的专业胜任力,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做这些,比如说危机或者自杀的干预等等,然后再是你自己的时间、精力,是否有专业的督导给到你专业的支持。
第三步有进一步的处置,包括开案或是转介专业人士或机构,如果你自己觉得可以,那么你自己就可以开案,如果说你觉得有一些困难,你可以转介给专业的人士或者专业的机构。此外,现在一线的志愿者朋友们,可以提供相关的社会支持或资源链接,这在当下中最有可能和对案主是非常重要和需要的部分。






三、哀伤辅导的过程





01
Worden任务取向的哀伤辅导模式




基于任务取向的理论,整个哀伤过程有一个辅导模式,第一,帮助他接受失落的事实,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增加它的现实感。第二,处理哀伤的痛苦,怎么样去表达?怎么样接受自己这种悲伤的情绪、情感。第三,适应一个没有逝者的世界,这个部分也是比较难的,怎么样去帮助他去调试现有的生活,以适应一种新的生活状态。最后,在参与新生活中找到一个和逝者永恒的连结,这也是哀伤辅导的比较关键的部分,鼓励丧亲者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坦然重新将情感投注在一种新的关系中。这四个任务也构成了接下来哀伤辅导一些任务和要点,从表格中大家会比较容易看到,在每一个任务里面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我们重要的部分在哪里?




02

哀伤辅导的过程——临床服务的标准


对于哀伤辅导有标准化的流程,除了要知道哀伤辅导的几个理论阶段外,从专业临床服务角度,我们可利用个案、小组(团体)的方式来进行辅导。民政部有个案工作(MZ/T094-2017)和小组工作(MZ/T095-2017)的标准,大家可以去参考民政部的官方网站,依照标准流程开展。


四、哀伤辅导的相关技术





01一般心理辅导与咨询技术




包括积极倾听、反应与澄清、具体化技术、自我表露、共情、面质等




02

哀伤辅导常用的疗法与技术




1.正念训练,现在用的比较多。正念训练对经历创伤性哀伤或复杂性哀伤的丧亲者是有益的,也就是急性丧亲者的人群(但对于刚经历创伤哀伤的人而言,安全感的建立更重要,所以其他的方法更合适他们)。第一步先要建立安全感,这是首要任务,然后再推行这一项技术。正念训练帮助丧亲者接纳和面对哀伤,重新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结,不断延展自己的注意力,并能创造一个身心放松的空间。还有一些核心的技术,这里大家看到的是“西拉哀伤模型”,在做正念的时候,从自我焦点转移到他人的焦点,第一是与哀伤同在,第二是不与哀伤抗争,第三是带着哀伤行动,在这几个步骤下有不同的干预要点,练习的方式非常具体,如果能够掌握,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去调试这样的练习的方式。
2.认知重建,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也就是ABC理论。认知行为疗法中,案主很多和哀伤相关的看法都是非理性的,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通过认知的重建,把这些非理性的去掉,替代成理性对待哀伤的看法,对生活的看法,那么这些哀伤的程度就会降低。
叙事疗法,现在叙事医学也不断在医疗的领域推进,包括心理学和心理辅导。
4. 意义疗法,由弗兰克尔提出来意义治疗,“意义疗法特别适合于因各种原因而出现抑郁、空虚、迷惘、绝望的就诊者。” 我之前做了很多年的自杀预防的研究,我个人认为意义疗法在哀伤辅导中特别有用。对于自杀或者创伤的事件来说,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多数人就会想一个问题,就是我现在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活着?再就是对于这个意义的寻找,在经历创伤以后是非常重要的。在心理学里面意义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生命意义的感觉,我们对意义的感受是有程度的,另一个是意义的来源,这个意义从哪里来?最为重要的是助人者在辅导的过程当中,要帮助这些丧亲者,从与家人度过的那些点滴中,挖掘出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帮助他们导向其他重要意义的来源,不仅仅只是聚焦在与亲人的关系上面,还有更多可以挖掘的意义,以充实它整体意义的系统。意义治疗对哀伤的疗愈是非常有效的。


图片



还有一些哀伤治疗的技术,在《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这本书里面都用作哀伤治疗的技术,现在在这里把它归纳了接近20条,每一个都比较具体,比如情绪调节下面可能有5-6种具体情绪调节的技术。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这本书,仔细去看一下这些具体的技术可以怎么用。 


图片



04

关于技术使用的几点提示



1.任何辅导或治疗都建立在对人类的人格和行为理论的充分的了解上,而不仅仅只是一套技巧。

2.无论哪一种技术的使用,其前提都是良好关系的建立,没有跟案主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任何技术都是苍白的。

3.无论哪一种技术都不是绝对的,应该根据具体的哀伤情景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4.不要太期待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重要的是如何从技术中超脱出来。

当我们真正在面对一个case的时候,不用一直都在搜索枯肠的想接下来我到底用什么样的技术?我接下来是用倾听还是用反应,还是澄清等等,如果你总是把技术浮在意识层面,可能会把其他重要的信息丢掉,所以在很多真实的情况下,对案主的积极关注,耐心倾听这两点,对你现在开展的这些辅导或者治疗发挥重要的意义。这是开展任何一种行径的case一个重要的前提。





五、其他提示要点




1.丧亲和哀伤的服务应该对患者与家属服务需求评估后再开展,最好是有专业的方法。

2.每个人的经历和悲伤不同,处理悲伤的方式也因人而异。

3.哀伤是丧亲后的一种正常的反应,但是处理不好则会发展成心理的障碍。

4.哀伤和丧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一个个体和文化可变的时间线,即前面提到的时间轴。

5.哀伤关怀助人者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把临终风俗、丧葬文化等要素要纳入考量。

6.提供哀伤关怀的助人者,需要接受督导、专业支持和继续教育。





六、提问环节




Q1:最小悲伤怎么理解?

A1:当哀伤出来最早的这一年里面,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悲伤可以降到最小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改变,它会有他的程度会降低,降低到生活的功能恢复到正常。不是说哀伤没有了,而是说我们可以带着悲伤正常生活了。

Q2:哀伤辅导的对象是患者和家属吗?

A2:哀伤辅导除了对个人,也要对家庭。如果个人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要针对个人采取一些措施。但是人他不不仅仅是作为个人的人,他也是作为一个家庭、一个整体、一套系统里面的一个部分。个人产生的一些行为或问题可以带动整个家庭的一些问题出现。那么所以哀伤辅导如果说能够给到整个家庭的支持,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的一次课程会讲到家庭的哀伤辅导。

Q3:哀伤平复手册是美国詹姆斯的吗?

A3:应该是他的。他写的这本书是针对是哀伤者、丧亲者,让他们自己去看的自助手册。不完全是说是给到助人者,让他去怎么样帮助人。

Q4:哀伤辅导是面对逝者的老伴还是子女?

A4:我们现在针对的是所有的家庭里面可能出现问题的部分。可能是子女,也可能是父母,也有可能是爱人,是旁系亲属,甚至是朋友,比如自己最亲爱的闺蜜。哀伤辅导的面是很大的。刚才也提到过,我们悲伤的程度有很多的因素来影响,其中第1条就是哀伤的人和这个逝者的关系的紧密程度和依附程度。但只要哀伤者因为哀伤事件有反应,形成了一些刚才讲的层面上的一些问题,他需要辅导的时候,都可以接受哀伤辅导的专业帮助。

Q5:刚开始很难建立关系,不知道怎么破?

A5:刚才我也特别强调了,其实哀伤辅导的技术挺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就是在前期的这种关系的建立。没有良好关系的建立,可能后面的那些技术都是比较苍白的。那么到底怎么样去建立一个专业的关系,在很短的时间内我没办法讲的很系统,我觉得需要强调的一个部分,就是倾听和积极关注,让他知道你在积极地在去对他所讲的话,或者是他的某一个动作,有所回应。这个时候你要让他讲,希望他能够讲出更多的事情,而你做为一个比较积极的关注者和倾听者,默默的给他支持。

其实从社工的角度来讲,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在场就是一种力量。但是在场不是说我就站在那里,而是说我们更多的是用积极关注和倾听,给出一些有策略性的回应。并不是要给他很多的建议,而是听他讲、怎么让他讲出更多他的哀伤的故事,有这样的一个情感上的通道出来,哀伤者会感觉自己被接纳了,会感到放松。


区域
成都
西安
昆明
贵阳
拉萨
重庆
银川
西宁
机构性质
公办
民办
价格
小于200元/日
200-300元/日
300-500元/日
大于500元/日
特色
医保定点
景点附近
户外大空间
品牌连锁
养老实用
症状控制
舒适照护
心灵关怀
志愿者服务
客服电话
15882145453
Copyright © 2017-2021养老114版权所有 Powered by yl114.com.cn
电 话:15882145453 手 机:15882145453
地 址:四川成都市龙潭水乡